首页 > 酒店新闻 > 酒店行业动态

ag捕鱼王官方网站|未曾当代的当代艺术

发布时间:2025-10-15 18:13:08    次浏览

王鹏自由艺术评论人我一直觉得“当代艺术”是一个定义不全的概念,在美术史上,相对于传统绘画、后现代艺术,我们对于当代艺术的理论建设和解释总显得不够权威和丰满,虽然当代艺术懵懵懂懂地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即使在中国,我们也在30年前就开始习惯于称呼某类艺术为当代艺术。艺术的发生和发展总有一个时代背景和历史的延续,一个艺术现象诞生的背后反映的是某个社会阶层的精神诉求。新兴诉求和某种不谋而合的价值认同成全了一种事物的成立。比如后现代艺术随着欧洲新兴社会阶层的兴起而逐渐被认可,当时的巴黎有意向全世界展示其包容与接纳的一面,和它作为世界中心的健全。当时整个欧洲的艺术家都对巴黎趋之若鹜,这造就了巴黎乃至法国在绘画艺术领域一个最重要的时期。当时的艺术家对解放的向往恰好迎合了新兴社会阶层的精神诉求和法国的国家姿态,这种历史的机缘成就了巴黎一个世纪的骄傲,后现代艺术也在这里诞生。中国的近代历史和法国不同,其实中国的美术史是一部书画史,油画在近代才真正进入,随着“文革”结束和高等美术教育的恢复,美术领域出现对“文革”的反思,中国美术进入伤痕美术时期。在这之后,美术的严重体制化和艺术家以及整个社会萌动的开放意识之间开始产生矛盾,中国的“当代艺术”出现萌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大量的艺术家开始成立艺术创作小组,形成了像“厦门达达”等多个当代艺术创作团体,对当时体制的不满使很多的艺术家把精神寄托在陌生的西方世界。80年代开始,大批的艺术家选择出国旅居,跟法国不同的是,中国近代并没有出现一个能够让艺术家迎合的国家环境,当代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一直相当的孤立。我个人认为当时艺术家的创作其实很难定义为是当代艺术,并非因为艺术形式或者艺术语言的问题,也不是所谓的学术思想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当时的中国没有一个能够让当代艺术发生的时代条件,艺术家一直在唱独角戏,体制并没有打算留给当代艺术展示姿态的位置,这种孤立不能完成与时代大环境在价值观上的融合。当时的社会结构仍然单一,没有形成新兴的社会利益阶层,这种局面导致中国“当代艺术”先天发育不足,时刻表现出挣扎对立的姿态,这种姿态很矛盾也很无奈,尤其当它在主流文化面前出现的时候。上世纪90年代开始部分中国艺术家参与威尼斯双年展等国际展会,世界在以它地缘政治的考量选择了中国,但中国艺术家并没获得驾驭世界的机缘。其实,当代艺术有着极强的地缘特征,当代艺术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一个学术概念,而更像一个地缘概念。二战以后的世界局势迅速变幻,欧洲政策走向狭隘,实力迅速衰落,世界艺术中心在这个时候也逐渐由巴黎转向纽约,美国这个庞大的联邦经济体继承了欧洲文化遗产的同时又展现出它惊人的开放特征,商业的高度发达使美国成为了一个财富与梦想并存的地方。美国因为艺术品进口税的取消而使大量的欧洲绘画进入美国,使美国艺术氛围空前活跃,60年代前后,纽约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文化中心。我认为所谓当代艺术,真正意义上大概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如果说农业社会和宗教社会使传统绘画得以巨大发展,那么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后现代艺术就是工业社会关系下的产物。其实,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和商业的高度发展造就了第三次社会形态的大变革,即信息社会的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当代艺术必须以信息社会为基础,艺术和信息的结合是当代艺术成立的一个基本特征。无论中国还是欧美,所谓当代艺术一直处于“未完成”的状态,这个世界还远没有形成真正的“当代化”,我们再也没必要因为需要而去培养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当代艺术会一直在路上。